4月22日,根据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安排,政管院、经管院、校选调生发展研究会等单位的14名师生代表赴襄阳市调研选调生工作,并看望了在襄工作的选调生校友。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就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一君、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好、welcome网站注册入口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亮等老师参加了此次调研实践活动。
进村入户访院友,调研乡村振兴
4月22日下午,在襄阳市委组织部公务员二科科长聂娜、当地村领导及院友赵扬笛的陪同下,调研队一行前往石库村调研,并深入了解赵扬笛院友的工作开展情况。赵扬笛是我院2017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现挂职锻炼于襄阳市谷城县庙滩镇石库村。
石库村分布在一条约17公里长的山谷中,交通不便,耕地少而贫瘠。种类繁多的山货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这里的先民为此开凿了两座石洞用于保存山货,石库村的名字就来源于此。村党支部书记王爱明说:“这个村世世代代为温饱而劳碌,得益于脱贫攻坚,我们这一代人有了吃饱、吃好的感觉。” 到2019年,石库村全村81户234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也由五年前的零收入增加到了10万余元。
赵扬笛院友详细分享了自己在基层开展工作的情况与体会,并介绍了村里酿酒产业的发展。由于村里会用传统方法酿酒的村民不少,庙滩当地人也非常喜爱石库村的酒,且当地水质、土质以及气候与四川南部白酒优质产区非常接近,发展白酒产业具有极好的条件,当地便着力将酿酒作为产业予以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据悉,酒厂在2016年投产,每年能生产白酒两万斤,创产值100多万元,聘用的工人大多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酒厂为拓展销路,请专业公司设计了商标和包装盒,打造“石库新村酒”品牌。
(实践队一行参观石库村酿酒产业)
随后,赵扬笛校友还向“筑梦西部”实践展现了继续学习与继续研究的热情。在毕业赴襄工作后,她仍保持与在校期间同样良好的学思习惯,读有字之书,更读无字之书。她通过实际驻村工作中的观察与实践,积极探索农村内生动力激发、村领导班子建设、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等问题,并条分缕析地将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独到见解娓娓道来。她真正做到了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笔耕不辍,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探索驻村工作的新方法、新出路,永葆赤诚之心,永在学途。
(“筑梦西部”实践队一行与赵扬笛院友合影)
与组织部门座谈,调研“选育管用”
4月23日上午,举办武汉大学在襄工作选调生座谈会,中共襄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志远、组织部公务员二科科长聂娜以及我校10位在襄阳市工作的选调生校友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伊始,郭志远部长对襄阳市选调生的招录及管理情况做了简要介绍,他表示,襄阳是一个非常爱才的城市,对选调生是既“严管”又“厚爱”,为选调生提供了良好的历练和发展平台,并对在襄工作的武汉大学选调生校友予以了认可和赞扬,高度肯定了武汉大学对于选调生工作的重视。接着,选调生校友们也依次分享了自己的选调心路历程,包括心得体会、工作经验、寄语期望等多个方面,其中他们提及最多的便是“无奋斗不青春”,要在基层磨炼自己,不断成长,在实践中收获真知。
随后,武汉大学带队的三位老师依次进行发言。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就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一君老师首先发言,她代表实践队传达了我校对选调生工作的重视及对选调生校友的关心与关怀,并希望中共襄阳市委组织部能为我校高质量培养人才提出宝贵建议,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推动选调生工作。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好老师分享了自己此前的挂职经历,并激励选调生校友在基层沃土书写自己的青春故事。welcome网站注册入口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亮老师介绍了我院学生培养与就业情况,并以充分的数据展示了学院选调生工作的良好势头,当前我院每年约有35%的毕业生考取各级各类选调生,到去年为止一共考取近270位选调生,分布在全国各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选调生规模位居我校前列。张亮老师表示,学院一直高度重视选调生选育工作,致力于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具的人才,积极引导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并将其融入到学生培养全过程,从方向导航、价值引领,到实习实践,再到就业指导,设计了紧贴学生成长成才不同阶段需求的教育指导活动。张亮详细介绍了“筑梦西部”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层治理研习计划的推进情况和经验做法。
(实践队一行参与武汉大学在襄工作选调生座谈会)
最后,中共襄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志远做总结发言。他表示选调生们在基层工作很苦很难、责任重大,但是他们毫不畏惧、毫不退缩,勇于担责任、敢于办实事,在基层大地上不断成长。他期望未来能与武汉大学在选调生工作上有更多交流合作,共同助力选调生成长。
参访大三线建设,开展党史学习
4月23日下午,我院“筑梦西部”实践队实地参访了具有浓厚历史记忆的三线建设工厂——襄阳卫东机械厂,此次参观是我院研究生“学党史 跟党走”系列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地参访感受并学习新中国建设史,汲取“三线”精神力量。类似卫东机械厂这样的三线企业,在襄阳还有四十多家。三线建设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在数十年的漫长岁月里,无数热血青年,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峡谷中,为祖国的国防建设,默默做出了巨大贡献。我院“筑梦西部”实践队此次参访的襄阳卫东机械厂是一家三线兵工厂,代号846厂,于1964年建立,曾主要生产手榴弹、枪榴弹等装备,为国防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卫东机械厂的三线建设旧址保存较好,完整呈现了三线建设时期该厂的风貌。在该厂秦书记的讲解下,“筑梦西部”实践队一行参观了该厂,详细了解了其建设与发展历程。三线厂的建设与发展是新中国建设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在一栋栋饱经沧桑的历史建筑中,在三线厂特有的文化氛围中,“筑梦西部”实践队一行追忆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深刻体悟三线精神的深层内涵,并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示,即关于民族复兴与未来,关于一代人的责任与使命。
(“筑梦西部”实践队一行参观襄阳卫东机械厂)